在阅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时发现,甲午海战部分蒋廷黻先生称刘步蟾因为胆怯,倒置原定的人字阵型以求自保,但我在询问老师、在网上搜寻后,发现仅有蒋廷黻先生书中有这一说法,所以,希望能够找到有关于甲午海战的历史文献,了解当时的真相。
网络资料
作为甲午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刘步蟾投学福建船政学堂,赴欧学习枪炮水雷技术,在北洋舰队历练,一路走来,一生的功名都付与海疆。刘步蟾为人称道也引起后人争议的是他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鏖战黄海,丁汝昌负伤后,刘步蟾代为督战,表现优异,发炮连伤日本数舰,特别是重创敌旗舰“松岛”号,使其丧失战斗力而驶逃。
刘步蟾曾经因此而背负“恶名”,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将领中一个突出的反面典型。后世史家对他多有苛责,如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称,黄海海战接仗之初,刘下令将阵势“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史学大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将刘步蟾称之为“卑污的懦夫”,罪名是“擅自改阵”,“违反议定的阵势”,“企图居中躲避炮火”。1962年《甲午风云》公映,影片将刘步蟾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的反面典型。
随着时代的推进,学术氛围趋于正常和自由,经过多年的讨论,刘步蟾的“恶名”才摘掉。甲午中日战争研究专家戚其章先生,通过在威海卫的实地调查和较为系统的史料梳理,撰文澄清“恶名”缘起甲午战争时曾任“定远”舰副管驾英国人泰莱的污蔑。二人之间的恩怨则是由于刘步蟾多次谏言泰莱的为人有问题以至于阻碍了后者的升迁。此外,戚其章还否认了刘步蟾有怯战和冒功之事。而此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也开始倾向于对刘步蟾采取肯定态度。
相关链接
今在读蒋廷黼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中也发现这一说法,文中说“刘实胆怯,倒置的缘故想图自全”,故而也上知乎一寻究竟……
百度知道-为什么甲午战争刘步蟾突然下令把人字阵船队完全倒置?
定远,镇远转为居后,弱船居前?是刘步蟾的命令,还是李鸿章怕北洋水师损失命令刘步蟾这样做的?
转眼间,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一百多年以来,围绕相关历史人物的争论却从未冷却,围绕人物、事件的争论欲说还休,难以盖棺论定。